英特尔发力智能计算、存储、连接,透露7nm将于2021年实现产品首发
发布时间: 浏览量:6024
边缘计算领域,相关报道显示,随着英特尔发布边缘计算芯片,边缘计算的势头似乎愈演愈烈,为物联网助力。为了应对网络和数据中心日益增加的复杂性和实时监控需求,商业地产行业将不得不寻求更多的智能化。
AI方面,英特尔2019年曾以20亿美元价格收购以色列人工智能(AI)芯片制造商Habana Labs。收购完成后,Habana Labs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继续由当前管理团队来领导,并向英特尔数据平台事业部报告,该事业部是英特尔广泛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本营。英特尔曾表示,此次收购将增强英特尔的人工智能产品组合,并加快其在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发展。
2020年4月9日,2020英特尔中国年度战略“纷享会”于上举行。本次会议主讲人为,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英特尔研究院院长宋继强。此次《电子产品世界》受邀参会,并未广大读者报道此次会议。
构建全面的AI能力,推动AI应用
迄今为止,英特尔在中国已经深耕了35年,作为高科技公司的英特尔需要抓住每一次增长机会,同时也要有驾驭危机的能力。在有前瞻性和技术创新驱动的能力及在一次次产业的浪潮中发展并得到验证
“这段时间考虑最多的,叫做“智能X效应”。X首先代表着智能的物,越来越多智能的物连接起来,智能化后成为增值的平台。这将带来指数级的数据量爆炸,推动业务增值和跨产业融合,并且使经济发展迈向转折点。“智能X效应”的机遇,要么发展,要么失败。”杨旭说。
王锐表示,现在是行业转折性技术的历史交汇,推动智能进入新的发展拐点。AI让网络和边缘更智能,5G和边缘让AI无处不在,AI和5G让边缘解锁新机遇。AI、5G、智能边缘的三方汇合,创造了智能技术飞速更新迭代的需求和条件。当前正在爆发的云经济,以后会成为常态,这也会促进整个产业乃至社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更值得期待的是,AI、5G、 智能边缘的组合,加上云经济的催化会为新业务的增长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王锐提到,智能产业机遇很大,但挑战也不少。推动智能变革,要重点解决三大挑战: 传统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化的新需求,很多企业需要从云到端实现基础设施的升级。应用场景非常多元复杂,要推动智能规模化应用,就需要根据需求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生态还处于发展早期,只有生态高度协作才能带来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智能社会中AI无所不在,英特尔也正在构建全面的AI能力,推动AI的应用。以内置AI加速的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为基础,英特尔提供全面的XPU芯片平台,并构建软硬件协同创新优势,帮助客户在云到端的范围内快速进行AI开发和部署。硬件是基础,软件优化是利器,软硬结合,让英特尔为客户提供强大的全面竞争能力。
全面、灵活、强劲的产品实力,是英特尔打造解决方案创新力的基础。真正解决行业与企业的痛点,为终端客户提供效益,才是英特尔的初衷。把握AI、5G、云、智能边缘的技术趋势,我们与长期的生态合作伙伴,包括OEM、ODM、ISV、SI一起,与不同行业的伙伴紧密合作,面向不同的工作负载和实际需求,打造真正能落地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智能在千行百业的绽放和应用。
六大支柱并驾齐驱,新兴领域产品渐次落地
英特尔是技术驱动的公司。创新的背后,是世界级的研发投入,在半导体行业遥遥领先。英特尔六大技术支柱并驾齐驱,满足前所未有的计算和性能需求;产品线覆盖云、网、端,并推动量子计算、神经拟态计算等未来创新。我们还战略性地收购了一系列的创新公司,加强了英特尔对未来的布局。
英特尔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在演讲中提到,英特尔于2018年底发布了六大技术支柱战略:制程和封装、XPU架构、内存和存储、互连、安全,以及集成一切的软件。六大技术支柱不仅是英特尔未来数年推动自身创新的技术引擎,也是驱动整个行业智能创新变革的原动力。
宋继强表示,英特尔的创新回归两年周期,10nm良品率大幅提升,2020年将推出一系列新品。与此同时,7nm将在2021实现产品首发,2022年提供完整的产品组合。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提到,2020年,英特尔的各类10nm产品进展良好。针对10nm产品线,英特尔进行了精简和优化,为不同行业的客户带来更优化的选择。这包括,代号为“DG1”的首款基于Xe架构的独立图形显卡,首款面向无线基站的、基于英特尔架构的10nm SOC Snow Ridge,以及下一代至强和酷睿产品。更先进的制程技术,更强大的性能表现,更强的AI能力,我们的10nm产品将继续为客户搭建坚实的数字基础。
英特尔不断加速推动计算架构的创新。全新的Xe架构是一个非常灵活、扩展性极强的统一架构,针对性地划分成多个微架构。它可用于几乎所有计算、图形领域,包括百亿亿次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与训练、云服务、多媒体编辑、工作站、游戏、轻薄笔记本、便携设备等。英特尔可以将在不同工艺节点上,已经测试好的小芯片chiplet,形成更好的大规模封装、3D堆叠,有两种技术可以用——EMIB、FOVEROS。
超异构计算
得益于在软件、XPU硬件和异构整合方面的进展,我们正在将“超异构”计算愿景变为现实。通过超异构计算,英特尔可以集成不同架构、不同制程、3D 封装、互连和 oneAPI 等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快的产品上市时间,全方位推动计算创新发展。
未来计算的颠覆性效应将会在三个维度发生,即计算方式、通信方式以及存储方式。从新型计算的角度来看,量子计算、神经拟态计算将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两种新型计算方式
从数据通信的方式来看,硅光通信将是一种新的互联方式。从存储或者内存技术来看,如何更好地存储数据,让数据与计算靠得更近。
Loihi芯片
随着自动化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要求计算机的操作模式趋向于人类,以便实时处理非结构化和有噪声的数据,并不断地适应变化。英特尔开发了代号为Loihi的首款自主学习神经拟态芯片。它带来了一种新的微架构方式,支持自主学习,即使在应用场景变化时,也能通过自主学习来进行适应。
英特尔研究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近期共同展示了基于Loihi的实验系统在存在明显噪声和遮盖的情况下学习和识别危险化学品的能力。它仅需单一样本便可学会识别每一种气味,且不会破坏它对先前所学气味的记忆。Loihi方案展现出了极其出色的识别准确率。传统方法中包括一种深度学习解决方案,但要达到与Loihi相同的分类准确率,该解决方案学习每类气味需要3,000倍以上的训练样本。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是一种全新计算模式。通过量子位的相干,在多个量子位上可以实现超大规模的并行计算。如果将量子计算商业化比作“极限攀岩”,那么现在才刚刚启程。未来,人们应关注如何构建能够用于解决棘手挑战的系统,即“量子实用性”。只有在成千上万个量子位可靠运行的情况下,量子计算机才能比超级计算机更快地解决实际问题。
英特尔推进量子实用性,重点在于:创造更好、更稳定的量子位,提升量子位连接性,开发一套可扩展的I/O。2019年底,英特尔研究院发布了代号为“Horse Ridge”的首款低温控制芯片,以加快全栈量子计算系统的开发步伐。作为量子实用性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Horse Ridge以一种高度集成的方式实现了对多个量子位的控制,并为向更大的系统扩展奠定了基础。
近内存计算
近内存计算,是指将数据在存储层级向上移动,使其更接近计算部件。这是未来数据处理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AI计算。近内存计算单元,包含乘加器和单独的静态内存,能让内存和计算资源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这种近内存计算单元可以构成分布式计算架构,使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效率大幅攀升。
硅光子
英特尔从很早就开始推动硅光子技术的研究。在今年3月,英特尔展示了业界首个一体封装光学以太网交换机。它成功将其 1.6 Tbps的硅光引擎与 12.8 Tbps的可编程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了集成。硅光通信作为一种新的互联方式,现在是进行下一代硅光互联研发的最佳时机。
产品领导、方案创新、生态构建的实体案例
关于市场方面,王锐表示,英特尔之所以如此关注智能的变革,是因为这变革正在为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切实的价值,包括洞察终端用户需求的体验价值、突破行业标准的经济价值、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价值。英特尔甄选了三项经典案例,其中成效也着实显著。
在快手上每天的短视频曝光量突破千亿,为了能给每一位用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快手需要不断完善短视频的推荐系统,这对计算和内存都有着巨大的挑战。在短视频的背后,英特尔和快手合作,打造了计算+存储+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最快速度为用户带来最热门和体贴的内容,满足每天千亿级别的内容推荐需求。
金风慧能利用英特尔AI解决方案,得以把风能预测准确率从60% 提高到80%,打破75%的行业基准。这20%的提升相当于减少了120吨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24000棵树。这不仅能保证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对清洁能源的要求,而且对中国践行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在疫情最前线,英特尔的产品和技术为众多的客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支持,例如:在很多呼吸机上面都有英特尔FPGA加速器;助力医疗影像用于疫情诊断、基于英特尔平台的无接触医疗机器人在前线医院的应用、AI技术支持的口罩智能生产和检测系统等等。
王锐认为,面对挑战,仅靠某一方面的实力是远远不够的,真正需要的是全面的综合实力。英特尔恰好拥有着构建全面的产品领导力、解决方案创新力和生态构建力的优势,以全能冠军的实力帮助客户行稳致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